问题4:主内通婚和世俗结婚的环节一样吗?需要注意哪些和世俗婚姻有所区别的环节呢?
回答:
1.主内通婚和世俗结婚的本质区别是:是否尊重神!主内通婚的婚姻从青年人双方彼此认识到结婚都会尊重神的旨意而行;而世俗的婚姻没有真理的约束,是以世俗的做法、甚至迷信的做法进行。
2.基督徒的婚姻必须弃绝偶像崇拜、迷信的观念和做法。世俗婚姻迷信的做法比如有:
(1)择时择日。
(2)讲究属相和生辰八字。
(3)婚床放枣、花生、龙眼。
(4)“带路鸡”(领路鸡、公母雏鸡一对)。
(5)甘蔗二株(根连叶),表示子孙昌盛之征。
(6)为新娘入门而排放瓦片于门外,而门槛内放置烘炉、竹围圈(环)。此意即让新娘用力踏破瓦片于门外,表示在娘家时所有“破格”(不好品德与习惯)要全部破在屋外,不得带入男家之意。跨过门槛再跨过烘炉,表示入门后夫妻从此生炭(繁殖)兴旺、业盛之意。跨入竹围圈内表示夫妻永不分离之意。
(7)寄发喜帖请客或用结婚证书时,使用印有龙凤之花样。
(8)诸多禁忌等。
3.基督徒的婚礼应注意:
(1)在教堂举行婚礼是要荣耀神、造就人,教堂是神圣的地方。因此:在教堂举行婚礼的男女两人必须是受洗后保守圣洁的信徒才可以,受洗前若在两性关系上影响较大,也不适宜在教堂举行婚礼,因为不造就人。
(2)避免在安息日举行婚礼。
(3)在教堂举行婚礼应注意:不放鞭炮、不撒纸花(撒纸花须在会堂外为宜);姊妹礼服勿低胸露背,如果因款式不多,非不得已,也应加上披肩较为敬虔;若要在会堂内拍照,只限一两人,不得上台,拍照以不妨碍仪式严肃为原则;未信者不宜上讲台致辞(如未信主婚人),当在台下设置小讲台为宜;不在会堂内摆婚宴等。
(3)当谨慎,为避免俗化,在教会共识的婚礼仪式外不添加其他程序。
(4)婚礼只举行一次。在会堂举办完婚礼之后,不再请世俗的礼仪再举行一次(如在酒家请婚宴时)。
(4)宴客场合不宜表演不敬虔之节目。
(5)不用拱门装饰(一般民俗上,拱门是请鬼神进来之意)。
4.既然是主内通婚,所以必须弃绝不信者(林后6:14)、淫乱者(林前6:9;太5:32)。也就是教会信徒不与不信者和淫乱者通婚。
5.此外,要达成主内通婚,不可仿效世俗人注重聘礼、红包的钱额,而应根据男方家庭的经济情况酌情处理。要知道,婚姻非买卖,不可贪图女方的嫁妆或男方的聘金;嫁女非售货,不应讲究聘金多少;娶媳妇非购物,不应计较嫁妆丰吝。